马店集这边虽说没有下乡的人员,但村里的适龄青年数量也不少。
十七八岁的男女加在一起,也有三百人上下,加上稍大点跟稍小点的,小五百人的数量。
这些十七八岁的男女,就算是待业青年了,已经无学可上了。
虽说这两年,村里也有工农大学生的名额,但隔年才有一两个的名额,只能说聊胜于无了。
青年培训进厂,在支书王庆平看来是好事儿,李胜利却不这么看。
这些人是有机会上大学的,既然遇上了,他索性将四个村子的适龄青年集中在一起,开起了针对高考的夜校。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亲疏远近了,洼里跟山上,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按照李胜利的安排进了夜校。
马店集这边差不多有七成左右的青年参加,太平庄那边比例最底,只有区区两成左右。
对此,李胜利也不做要求,这也就是个机遇的事儿了,抓住了,也并不一定能考上大学。
但之后的两次机会抓不住,这些待业青年想要再考大学,就要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那时候的几率更低。
七七七八两届,算是机会最大的两届,错过这两届,以后的机会可就渺茫了。
这样的机会,李胜利也给了传承班的学员们,对这些传承班的学员而言,学中医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当然,山上的精研班跟学徒班,是没这个机会的,他们将来的路在医途之上。
学中医这条路,虽说没有上大学宽,但也不算太窄。
马店集的轴承厂,主要招收的就是女工,而且岁数稍微偏大。
为了培训名额,一些糟烂事儿,也就缠上了说了算的李胜利。
而郑佩兰这边,自打被李胜利轻佻的看过瓜之后,不需要什么实际的行动,就借着技术指导的由头,待在了马店集村里。
如今轧钢厂那边的发动机,已经基本定型了,缺的就是生产条件。
想要生产德式的发动机,别说是轧钢厂的设备了,如今国内,就没有满足条件的生产线。
轧钢厂的生产线,因为属于新技术的尝试,也得到了办公室那边的支持。
当然,这也有杜老爹的助推在里面,无非特事特办。
设备到位之前,郑佩兰这边算是没什么任务,而且她也只是轧钢厂的编外人员,拿着普通的工资。
借着机会懈怠一下,虽说影响不好,但也不算毛病。
有郑佩兰这个跟李胜利走的近的做榜样,能请动王庆平跟关大拿的人,也就动了起来。
如今这年月,女人虽说能拿出的东西不多,但相对于男人还是有优势的。
就跟姐夫王前进遇上的情况差不多,拿着自己请托的人也不在少数。
“胜利,村东头还有一座院子,要不我让人收拾一下?”
如老支书在的时候一样,王庆平跟关大拿对过之后,也起了用女人留下李胜利的心思。
因为有丁岚在,这俩碰过之后,就打算在马店集村里给李胜利另辟一处外宅。
对王庆平跟关大拿而言,培训的名额也就那么回事儿了,他们俩说了就算。
将话语权推给李胜利,无非就是在马店集跟太平庄这两个村里,给他选上几个女人。
到时候李胜利流连忘返了,自然不会亏待这两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