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但传承千年的习俗就这么延续了下来。
到了现在,人鱼虽然知道强壮并不意味着更容易受孕或者让伴侣受孕,但依然会选择更加强壮的人鱼。
仅仅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更有依靠。
但他们,尤其是雌人鱼,更想要的是自己的人鱼幼崽。
因为她们自己也能够捕猎,填饱肚子不成问题。
现在于归洋告诉她们,通过鱼精的味道就能辨别雄人鱼生育能力的强弱,试问,这如何让她们不动心?
她们是没有机会享受到实验成果了,但她们的女儿,有没有可能通过雄人鱼的鱼精来确定伴侣的人选呢?如果是儿子的话,知道了自己鱼精的味道,有没有可能找到方法增强自己的生育能力呢?
这些都是她们所关心的。
也是于归洋召集她们帮忙,完成这个研究的根本目的。
人鱼为什么生育如此困难?
于归洋想过了,除了自然选择、天生缺陷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人鱼不懂得如何调养。
前者无法改变,但后者却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达成。
至于该怎么做,这其中涉及到多种学科,他不好说,但至少要先有研究成果,才能对症下药。
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于归洋则用接下来的时间,给大家讲解了什么叫做质量。
在人鱼中,质和量其实是两个声波,品质和数量。
于归洋用汉语兼容并蓄的特点,把品质和数量这两个声波创造性地放到了一起,就出现了质量这个声波。
汉语的神奇之处便在于此,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在不断发展,英文字典越来越厚,而汉语字典却始终如一。
于归洋讲解质量之意的同时,脑海中想起了他曾经看到过的一场演讲。
老先生对观众说,汉语博大精深,当新兴的事物出现,它总能第一时间找出字词来进行适配。
就比如自行车,我们有很多的叫法,比如脚踏车、单车,甚至还有洋车。不论是哪一种,都能很轻松地让人领会这个词语的含义。
而英文呢,就做不到这一点,只能通过拆词合词添词性,来把想要表达的东西东拼西凑地缝合起来。
如今再想起来,还是觉得振聋发聩,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是啊,汉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超越了国界,甚至跨越了物种。
于归洋忽然有了一种期待,假如有一天,人鱼的语言能和华夏的语言相互交融,不知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那他作为唯一一个掌握两族语言的人鱼,定要主动请缨,编撰一部汉语和人鱼语互译的词典。
作者有话要说: 《人鱼词典》:没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