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亡dtz之后,大唐朝廷上下,将目光再次转向了国内民生,关注百姓,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灭亡dtz之后,唐朝的声威如日中天,但是国家的底蕴并没有提升太多。国家的底蕴是什么?人口、耕种土地面积,其他的还有各种匠人、技艺等。有了人口,才会有足够的兵员,才会从中诞生出来足够多的人才,有了耕地人才能耕种,朝廷才有税赋,这些才是一个封建国家的底蕴。有了精湛的匠人才能够提供大量优质武器,农具,提升士兵战力和农业水平。时光然然,宛若流水。大唐暂时终止了战争,开始休养生息。这些年来草原上虽然薛延陀和回纥有些龌龊,但是对大唐依旧很恭顺,不敢越雷池一步。河西河湟若是全力开发出来,养活数百万人不是问题,现在河湟河西人口加起来也不过百万,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胡人。因为河湟之地水源充足,王玄冀带人勘探地貌,然后修建了大量引水渠道,用以灌溉农田。最强大的时候,西至若羌,北连祁连山河西走廊,南控河湟,东至朔方,甚至就连巴蜀西北也被其控制。而到了唐朝时期,吐谷浑老实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出现这种苗头。这一套水利灌溉系统成功将河湟河西之地数百万亩农田覆盖。想要牢牢掌控河西河湟之地,至少也要在这里拥有两三百万唐人。李世民一直以来都想要找个机会解决他,要知道河湟、河西乃是唐朝重要区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唐朝兴起之后,吐谷浑的势力范围开始大幅度缩水。对于吐谷浑,李世民早就想要收拾他了。这个部落言而无信,当年隋朝时期就时降时叛。河湟、河西的兴盛,让大唐朝廷很是高兴,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看到唐军疲于奔命之后,吐谷浑的土王觉得大唐也不过如此,于是开始不再向大唐进行朝贡。于是乎就开始一点点试探唐朝底线。王玄冀在这里大力推广牛耕和马耕,就是为了节约人力。王玄景借助旱灾,将关中百姓移民河湟之地,经过几年经营之后,这些关中灾民已经成功在这里扎根。然后抢了就跑,王玄冀因为手中兵力不足,无法防御所有地区,这让吐谷浑占到了一些便宜。原本吐谷浑摄于唐灭突厥的声威,不敢怎么样,但是后来看到河湟、河西之地在唐朝手中变得越发富裕,吐谷浑自己却依旧穷苦,这让他们越来越想要将河湟之地抢回来。吐谷浑原本是鲜卑人,当年在大乾的打击下,鲜卑人一直过得都挺惨,后来刘宋建立后,鲜卑人过了一段时间好日子,但是很快就被再次被锤。有了粮食很多事情才能启动。因为人口不足,王玄冀开始在这里大量使用牲畜,因为这里有足够的草场,有军马场,战马牛羊牲畜不缺。而吐谷浑就是鲜卑人的一支,并且这一支鲜卑人一直保持着独立,并且还征服了一些西域国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王玄冀坐镇河西河湟,开始大力发展农牧业,河西之地河湟之地,是中原王朝少有的可以耕种,可以放牧的土地,而且这块土地西连西域,北控朔方,南遏高原,东俯关陇。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世民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已经比中原一个大州还要多了。结果他没有去想要攻灭吐谷浑,吐谷浑反倒是开始招惹大唐了。而有了这套水利灌溉系统,河西河湟的农田连续四年得到丰收。贞观八年的税赋足有两百万石粮食,还有大量牛马牲畜。吐谷浑就是其中之一。吐谷浑土王,先是让其中一些牧民扮做盗匪,马匪侵扰凉州、武威,抢夺牛羊粮食。而眼前,就有一件事情让李世民忍不住了。而伴随着鲜卑人的衰落,突厥人开始崛起,鲜卑人只能迁徙,一部分进入中原融合到了诸夏之中,另一部分则是向西,融入到西域,还有一部分前往更西的地方。这几年来,因为大唐军队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处理番邦事情也多是让番邦自行协商解决,他们只进行仲裁,甚至就连大军都没有出动一次,这让吐谷浑产生了一个错觉,大唐不过如此。自从成为天可汗之后,已经很少有番邦蛮夷胡人敢于违抗大唐皇帝的命令。隋军进攻,吐谷浑抵挡不住,就开始向隋朝投降,等到隋军撤军,吐谷浑就又开始作乱,几次之后,隋朝也无法彻底征服吐谷浑。但是觉得自己强大的吐谷浑却开始不断的试探唐朝的底线。王玄冀在河湟河西之地发展的很顺利,让这里成为了中原朝廷向西的基地,各种钱粮战马富裕的让人眼红。地位非常重要,只要是以长安关中为根基的王朝,就必须重视这里。同时各地灌溉系统也修建了大量水车,甚至有些区域不能修建水车,他也命人修建了牲畜转动提水。与此同时,伴随着关中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原本很多生活在这里的杂胡或是被驱逐、杀死,或者臣服。一旦他这么做了,其他的番邦小国就会人人自危,他所制定的这一套规矩也就分崩离析了,因此即便是很想要攻灭吐谷浑,李世民依旧忍耐下来了。只不过因为攻灭dtz,唐朝建立了完善的朝贡制度之后,不方便直接出手攻灭番邦小国。现在河西、朔方已经成了大唐的疆域,巴蜀也同样如此,河湟之地也有大半被唐朝占据,吐谷浑的范围缩小了一半还多。一旦这里失陷,敌人就能够居高临下,进入陇右,威胁关中。李世民当即下诏书,诏令吐谷浑土王入京朝贡,并且让其约束部众,赔偿大唐损失,结果吐谷浑土王根本没有将那一份诏令当回事,直接拒绝了唐使朝贡,甚至还阻断河西于西域的道路。李世民当即大怒,下诏召集诸部番邦出兵,共同讨伐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