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凤在城头上看见远远的苻军阵地,不解地问杨任:
“夫君何故坚守不出,我方日前虽然战败,但人数上仍占优势。彼方毕竟是长途至此,更兼多番攻城失利,气势早已消尽,此番若再次出战,必能大败苻军。”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上策。苻登小儿仅仅带着陇中那三万多人便能横行至此,并非等闲之徒,前日贤妻阵斩的两员敌将皆是急于立功的无名之辈,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我正是观他们长途至此,粮草必然不多,只要我们坚守城池,他们若不能破,数日之后必然退兵,到时再寻机会击之,岂不万无一失。”
“倘若苻军于附近村落抢粮又当如何?”
“哈哈,若如此彼更是自寻死路。近年粮食欠收,附近米粮皆短缺,任其抢掠也不过能多顶数天。更况苻登小儿自称正义之师,四处张榜安民,倘若他们抢粮必定失尽民心,到时更是寸步难行。”
“夫君高见!”
确实不出杨任所料,前秦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且粮食运输困难,若几天后还攻不下安定城,大军就只能撤退,但若此时退兵,则可能会被后秦军追击,再者一旦附近县城复被后秦军占领则前功尽弃。
而后秦军拒不出战,又把城守得如铁桶一般,苻登为想攻城之法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军中粮草已经越来越少,军队因每天分得的米粮过少而常与军需官兵发生冲突,看着逐渐生变的军心,众将仍然一筹莫展。
却说女营这边,也面临着一样的情况,而且分配给女营的粮草数量本来就不多,不少女兵一天才分得一顿的粗粮,看着姐妹们个个面黄肌瘦,负责军需配给的女将彭燕心中自是焦急万分。
有一天,她与手下两个小队长说:“如今安定久攻不下,皇上又不肯退兵,再这样下去,姐妹们就得要饿死。依我看,我们可向附近的小县取些许粮食来。”
其中一个小队长听了慌忙制止:“不行,皇上有令,切不可骚扰州县百姓,违者军法处治。再说粮食现在虽缺,但仍能支持数天,我想皇上若不能攻下城池也会下令退兵吧。”
彭燕听罢气呼呼地说:“娘娘早就劝过陛下了,只是不听。你也看见了,那男兵们一天两顿分得少点就大吵大闹,我们这边一天只有一顿,而且还混着米糠,又有谁闹了?真是的,上次对阵人家一个娘们就把男营两员大将给做了,若不是咱虎妞姐打败了她,怎会打胜仗?凭什么他们还比我们要吃得多。等到要退兵时,姐妹们就算不饿死也没气力撤了,到时岂不是当追兵们的靶子。”
小队长见她执意要去,连忙劝阻:“姐姐三思,大家素知娘娘军法无情,若姐姐违了军法,要被杀头的啊。”
彭燕说:“与其姐妹们在这里饿死,我宁愿牺牲自己!我实在不忍心再看到姐妹们挨饿,万一娘娘问罪起来,我一人担起!”
小队长拗她不过,只得同意。
于是彭燕等几十个女兵趁着外出巡逻之机,来到离营地较近的小县向百姓索要粮食。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来大量的耕地荒废,二来大量的粮食通常都会被各路的地方势力强行征集,因此粮食对于百姓来说珍贵如黄金。
他们看见彭燕等人来索粮,心中自然是一百个不爽快,但看到对方全副武装,再加上村中大多只剩下些老弱病残,无法反抗,只得忍气吞声的依了。
傍晚,毛皇后正在帅营中发愁,突然觉得帐外好象热闹起来了,她不由一阵担心,以为姐妹们也因伙食问题起哄了,于是令一旁的张秀兰到外面察看。
少顷,秀兰回营禀报:
“娘娘,并非因缺粮,是彭燕去了附近的小县,向当地村民借了几十石大米回来。正准备下锅做饭。”
“什么?她疯了?谁让她这样做的?!秀兰,马上下令停止做饭,并给我传彭燕进来!”
秀兰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她心料大事不妙,但只得应允。当彭燕入帐时,毛皇后便大声喝问:
“彭燕!方才听说你到附近小县去取粮,可有此事?”
“回娘娘,确有此事。”
“你!你难道不知军中有令不得扰民?违令者处斩?”
“知道,我已有心理准备了。任凭娘娘处置!只是在这之前,请娘娘听妹妹一言。我们大军至此已有月余,军中粮草早已贫乏,既然攻城不下,陛下又不肯退兵。再者,娘娘也见,几次战斗皆我们女营立功最多,但粮食却分得最少,如今个个面黄肌瘦,你叫姐妹们心中如何服气?我愿用一条贱命来换姐妹们的饱腹。”
毛皇后流泪答道:“妹妹啊!军法事小,你可知道这样做会毁了陛下的一片苦心,如今大秦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陛下为复兴先帝(苻坚)基业,一边南征北战,一边张榜安民,一路秋毫无犯,为的就是要争取民心,若失民心则失天下也。我军现时只有区区三万人,能扩张至此,除了众将领和众位姐妹竭尽心力外,皆因得民心之故。现今关中战火连年,百姓粮食欠收,你去抢粮,那么你叫小县百姓如何度过这个冬天?倘若此事一传开,陛下日后如何取信于天下?大秦基业又何时能复?”
毛皇后一席话,说得彭燕心中后悔不已,只是羞愧落泪,无言以对。
毛皇后心中也是矛盾万分,经过一阵痛苦的思考后,下令将抢来的粮食原封不动的奉还,同时下令将彭燕推出帐外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