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淮南谍报司的追查,谣言最初的出现的地方,是在长安延政坊一处贩卖羊杂汤的摊子……”
谢三郎开始给李林甫“亮证据”,好让他清楚,为什么谢直已经认定,就是他李林甫,撒布了“谢三郎逼反安禄山”的谣言。
“淮南谍报司调查了羊肉摊子常客,一个等待选官的从九品将仕郎,一个匠户家的寡妇,一个城外蓝田县的农户,一个万年县的捕头,一个卢国公府门下的管家,以及,还有羊杂汤摊子的老板……
发现,消息,最早是从那个蓝田县的农户传出来的。”
谢三郎要让李林甫亲口承认他散布流言,自然不愿意在证据上有一分疏漏,甚至开始不厌其烦地给他介绍追查流言的整个过程。
“淮南谍报司又顺藤摸瓜,仔细调查了那名农户。
农户姓张,蓝田县人,因为在本族中辈分的关系,被人尊称一声‘张大爷’。
他之所以成为羊杂摊子的常客,就是因为他经常要把新鲜的蔬菜送到长安城中。
不是运送蔬菜到东西两市,贩卖给市场上的散户,而是直接送到长期用菜的熟户。
熟户有三。
第一个熟户,十王宅。
第二个熟户,延政坊大安国寺旁边的水馆传舍。
第三个熟户,就是这个羊杂摊子了。
这三个熟户之中,也有不同。
根据我淮南谍报司的调查,这个张大爷本家有个侄子,从小就入了宫,如今正在十王宅中当差,多少有点小权力,管的,就是十万宅的蔬菜采买,当然也都是关中日常可见的新鲜蔬菜,葵菜、萝卜之类的,没什么油水,却也每天需要不少的供应。
这个张姓的小宦官呢,也可能是想照应一下同族,好方便日后身死的时候能够埋进祖坟,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张大爷。
张大爷每天都把张氏宗族的新鲜菜品集中起来,然后再从蓝田县送到十万宅。
也就是说,张大爷除了每天都要务农之外,还要赶在长安城城门打开的时候,第一时间,将新鲜蔬菜送到十王宅。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了……
吃饭。
张大爷每天天不亮就得出发,等到送完了菜品之后,如果赶回自家的话,已然临近午时,自然错过了朝食,就算是能携带一点干粮,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就这样,张大爷就只能在长安城中解决了朝食。
李相您也知道,十王宅乃是天子特意划定出来给皇子们居住的坊,内里除了皇子龙孙之外,只有管事的宦官,自然没有小商小贩贩卖吃食,张大爷就得在十万宅左近寻找。
十王宅就在长安城的东北角上,东侧、北侧都是城墙,相邻坊市,只有西侧的延政坊和南侧的兴宁坊,这两个坊,又以正对长安延政门的延政坊最为方便。
张大爷就进了延政坊寻找。
延政坊中,大安国寺、兴唐观之外,就是高门大户的宅院,自然没有张大爷需要的东西。
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在大安国寺的门外,有朝廷的一处水馆传舍,方便从延政门进京的官员、举人歇脚。
有延政坊住户老杨,为了贴补家用,就在这处水馆传舍的门外,支起来一个小小的一个羊杂摊子,一碗羊杂汤,三两羊杂,汤不够随意加,卖四文钱,也给贫穷士子提供清汤,就是没有羊杂的羊杂汤,一文钱一碗,还代买胡饼和白面馍馍,价钱不等,虽然难以大富大贵,不过依靠着勤俭持家,也算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张大爷,找的就是它!
一来二去就成了羊杂摊子的常客。
后来羊杂摊子的老板老杨,以及对面朝廷水馆传舍的舍长,听说了老张每天都要进入长安运送新鲜蔬菜,也都纷纷订购了每天的新鲜蔬菜……”
谢直说得细致,李林甫也不烦,反而听得津津有味,都知道人家汜水侯谢三郎乃是堂堂的“大唐办案第一能手”,破案审案那叫一个厉害。
什么样子的案子,在普通官员手上,那叫一个费劲,追查也追查不到,审问也审问不下来,弄到最后,就只能把大根子抡起来,不说,揍!揍到开口为止!大唐这一年一年的,都不知道会发生多少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