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韬去镇上拿录取通知,杨建平开着他的宝贝疙瘩亲自送他去镇中心初中,就连杨建华和杨文彬都跟着去了,说是跟着沾点福气,让老杨家以后出更多的高材生。
杨文妮肯定也要去的,是她看着杨文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的走到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小弟能考上高中,以后有一个好的前程。
因为上一世小弟太苦了,平白无辜的承受了十三年的牢狱之灾,这一世要全都补回来。
其实录取通知是可以送到家里的,学校组织他们去镇上是为了照相合影,每年考上高中和中专的学生都会上学校的光荣榜,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做榜样。
包镇长给每人发了十块钱买学习用具,让他们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这笔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少了,有家境不好的学生当场就落泪了。
杨文妮见状偷偷找了镇长,让镇长派人到贫困学生家了解情况,实在家庭困难的,杨文妮愿意资助他们继续上学,但不能提杨文妮的名字,就说镇上现在有这个政策。
包镇长不同意,他可以帮杨文妮隐瞒姓名,但必须要告诉学生,是好心人资助,让学生要懂得感恩。
反正能够隐姓埋名就行了,杨文妮没有因为这事儿纠结,当即就痛快的答应了。
杨文韬回村的时候,村里敲锣打鼓的迎接他,搞得他压力山大,好像以后考不上大学就对不起全村的乡亲们。
其实村民敲锣打鼓还有一个原因,村里有了甜水井,以后有甜水喝了,都是沾了老杨家的光。
杨建华提议摆宴席,杨文韬坚决不同意,只是一个高中而已,等他考上大学再说。
杨建平尊重杨文韬的意见,杨文妮也觉得这个时候摆宴席太张扬了。
开砖厂的孙庆听说后特地过来祝贺,给杨文韬包了一个五十块钱的红包,说了一些祝福的话和感谢的话。
感谢杨文妮当初帮他提的意见,砖厂现在发展的很好,出的砖多了销路更好了,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贷款就能还上了。
孙庆顺便给杨文妮送了一张他的名片,上面有厂里的电话,让杨文妮有事电话联系。
当下就是一个处处都有商机的年代,只要格局打开了,只要你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难成功。
当然失败的案例不是没有,现实中杨文妮小时候就听说过,八十年代他们村里有个卖猪肉,想把生意干大,贷款跨几个省贩卖猪和牛,倒卖了两年钱没赚到不说,倒是欠银行的钱更多了。
没办法,他只能重操旧业,卖猪肉赚钱还债,最后还是他儿子外出打工帮他还完的贷款,不过,那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胆子大敢倒腾就能发大财,因为一个人能不能富裕,胆子大只能说具备敢闯的条件,但是还需要具备天时地利,掌握市场行情等一些因素。
高逸也回来了,再有半个多月他的辞职手续就办下来了,他就可以回来帮忙了。
他来到杨家送给杨文韬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杨文韬觉得手表太贵重了不敢要,只收下了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