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下吧,不贵,有了手表时间观念更强,学习效率更高。”高逸言语间对杨文韬的期望似乎很高,紧接着他又拿出一摞书和一沓笔记,“这是高致高一的课本和笔记,你抽空可以先预习一下。”
太好了,提前预习的事儿正和杨文妮想到一块儿去了,不等杨文韬说什么,杨文妮先替他谢了高逸。
杨文韬在高逸面前特别乖巧,高逸和高致两兄弟都是村里人崇拜的学霸,高逸的建议他都会认真听,用力点点头:“好,谢谢高大哥。”
“刚开学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把成绩看淡一点,毕竟能够考上一中的都是各个乡镇最拔尖的和城里一些很优秀的学生。”高逸很中肯地说道,
“乡镇的教学条件不能和城里比,很多时候不是你下降了,是他们太优秀了,但这些都是提前预习就能克服的,自信一点即可。”
高逸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他的切身经验,而这些经验杨文妮有过同样的经历。
在镇上你再拔尖,到了城里上高中才发现,什么叫人外有人。
说句大实话,城里的教育资源真的要比乡镇丰富很多,城里的学生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所以成绩优秀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对比之下会让很多农村考上来的学生容易被打击到自信心。这个时候更需要学生们去适应,只有过了适应期,自己的成绩才能蒸蒸日上。
现实中,杨文妮也是逼着自己去适应,她虽不是拔尖的,但成绩一直中上游。
“我们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幸好有你高大哥指点你。”于常娟一边忙活着端茶倒水,一边还不忘发表点意见,说几句客套话,
“让你费心了,上次你给他的笔记,他天天跟宝贝一样抱着看。别说,还真管用,看了高致的笔记啊他真的考上高中了。”
“杨文韬很优秀,他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我多言了,他在高中里肯定会更优秀的。”高逸有点不太好意思了。
高逸是没把杨文韬当外人才说的那些话,杨文妮感激还来不及呢,立刻说道:“高大哥说的都是小弟马上要面对的,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有信心来支持,学习也是一样,一时的成绩代表不了什么,厚积薄发才能更上一层。”
杨文韬和高逸齐齐点头,非常赞同她的观点。
杨文妮在心里琢磨着,抽空要带杨文韬再去一次星海市,让杨文韬挑选一些他喜欢的书,顺便买一些高中的课外资料。
于常娟热情的邀请高逸一起吃饭,但高逸借口高奶奶已经做好了,先回家了,并和杨文妮约好了下午一起去工地。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于常娟计划着让杨文韬明天去趟姥姥家报喜,让他们姥姥和姥爷也跟着高兴高兴。
谁知大晚上的,赵春娥来了,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不过这次杨文妮猜错了,赵春娥居然是来叫他们一家明天去她家吃饭,说是杨老太太授意的。
分家这么多年来,杨老太太第一次叫他们过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