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年月,除了免费发放救灾粮,国库还低价放粮,让老百姓买得起粮食救命。
刘晏有时用国库存粮,换购其他物资供给官府使用。
地方上遇到大灾之年,不用州县官府向朝廷申请,刘晏早就了解各地情况,他向皇帝奏请批准,对灾区免除租赋,开展救灾赈灾,发放救济粮。
这样调济得法,战乱中人口还有缓慢增长,老百姓没有呼天抢地哭喊日子过不下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晏又尝试平盐法,撤除地区阶限,裁撤光拿工资不干事的盐官。
只在产盐区没置官吏收盐,让商人往各地调运。
个别地方,地处偏僻,运输困难,由官府负责运盐。
有的地方食盐短缺,盐商卖高价,也由官府调运平抑盐价。
官府贩盐挣了钱,老百姓不缺盐吃。
自安史之乱起,朝廷连年用兵征战,军粮给养花费甚多,老百姓不堪重负。
幸亏朝廷重用了刘晏,得以微妙调济、以盈补虚。
刘晏每年经手的钱财,不计其数,他廉洁节俭,毫厘不贪。
他家里不花闲钱养奴仆婢女,守住清贫过日子。
他工作勤恳,大事小情,立即解决,绝不拖延。
后世人们推崇他是理财能臣高人。
如果说战乱的唐朝廷是一个衣服破烂的巨人,刘晏就是手法高明的缝补匠。
他缝缝补补,朝廷的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刘晏在管钱财的位置上任职太久,他在各种利益纷争的风头浪尖上,得罪不少人,挡了许多人贪腐财路。
他的位置让人眼红,他大公无私,引起了想贪腐的人仇恨他。
管理钱财的重要官员,多是他教出来的弟子,别人安插不上。这也免不得连累刘晏受到嫉妒怨恨,诬蔑诽谤。
这时崔佑甫推荐杨炎为宰相。
杨炎本来和刘晏关系不好,元载被处死后,杨炎受到牵连被贬官。
杨炎受到元载牵连,就是刘晏在审案组给他定的罪。
杨炎当上了宰相,心里不忘怀恨,天天想报复刘晏。
他见刘晏善于理财受到李适信任,于是请求实行财政改革,出台两大计划,报请德宗李适试行。
第一措施是请求把天下钱财,全部贮存在国库。
肃宗李亨时期,第五锜担任度支使,因为长安将领,领取钱财随意无度,第五锜供应不上。
第五锜奏请肃宗李亨把天下税赋租庸钱粮丝绸,统一存储国库,免得自己没得开支。
那时皇帝没有精力过问钱财收支,当然要委托宫廷宦官理财。
但是宦官都不清廉,都当了国库蛀虫,他们监守自盗,中饱私囊。户部没法详细查他们。
这次杨炎请求,不再在外库存钱存粮存物,避免中央地方两本收支账,两套仓库,地方私设钱财库府支用无度。
第二措施是实行两税法。唐初是分为租庸调三项。按地收租,按人收庸,按户收调。
两税法收商税是三十税一。国民照章纳税,一年分两次收。夏天收一次,秋天收一次。
租庸调合并,按田亩收税。
第一措施,发号施令就能推行。大历十四年冬季,地方外库资产移交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