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两个人的客人,就是一个主人,一个跟从。
在昨天来拜的客人中,算是寒酸的。
红花多看几眼,见孔青恭恭敬敬,半哈着腰,后面走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妇人,红花就咦上一声。
“你认得客?”宝珠调侃她,又咦什么?难道是见到熟人。
红花哈地扭头:“来的客头发全白了,但面庞呢,却还是年青的。”
宝珠亲手安放自己的笔架,道:“这也是有的,天生白发的人也可以见到。”梅英就进来了,悄声又急切地道:“四姑娘快换衣服,老太太让见客呢。”
这并不奇怪,从昨天起,虽不是逢客就见,也出去见了好几回。
宝珠就答应,红花去取衣服。梅英又道:“红花,取最好的,把四姑娘端午节下的衣裳换上,再首饰要最好。”这样说还不算,她就留下来帮宝珠梳头。
“早上才梳过,又梳多麻烦?再说那客能等得?”宝珠让她按在梳妆台前,这样道。话音才落,见齐氏和老太太的陪嫁,在安府呆上多年的施氏何氏一起进来,说四姑娘我们帮你收拾,加上梅英四个人,把宝珠早上梳的头发打开,又重梳了一个,看上去更加的美丽,又给她首饰满头。
那只玉蝉,以前是佩在衣内。换衣时,齐氏陪笑:“这是老太太给的,不如放在外面的好看。”宝珠也陪笑:“祖母竟单给了我,问过姐姐们都没有。”包括梅英在内,四个人全抿嘴而笑,把玉蝉取出放在衣领下面,也不用红花,四个人拥着宝珠出来,去拜见新到的客人。
客人如红花所说,面庞年青,但发已早白。
她的衣着,是来的客人中最不好的,是普通的布衣。但她的举动,却安详过于别人。她像是多些年都不笑,打骨子里透出清冷味道,和玉珠的冷大为不同,但见到宝珠拜倒,安老太太笑道:“这就是四丫头。”她扶起宝珠,细细看了肌肤和面庞,居然有了一笑。
“好。”她言极简单,就这一个字。宝珠项下的玉蝉,她也看在眼中,就有了笑意。
随即,宝珠让扶进来。卫氏去找东西,从后门进来,问:“过节的衣服穿了,过节可穿什么?是什么客,这么的要紧?”
宝珠也纳闷:“不知道,说是袁家婶娘,可姐姐们都不在,独有我见。”一语未了,就见到卫氏手中的东西,宝珠惊喜的笑:“我的绣花绷子也带了出来?”
“凡姑娘常用的,我全打了包送上船,这不才取出来,从明儿起,收拾东西我和红花来,姑娘认真静心,做做活吧。有客人来见,也气质文静。”卫氏处处为宝珠想的周到。
“哎哟,”红花推着个大瓷瓶进来,又险些撞到头。
这样一闹,宝珠把心中疑惑丢开。
掌珠和玉珠后来知道有客来,只宝珠去拜,大家打听过那客衣着一般,从人不多,没当成重要的客,就不理会。
到下午时,南安侯又过来。邵氏和张氏从窗户眼里张见,忙让女儿们来看:“舅祖父太盛情,又给你祖母带来几担子的东西,那上面蒙着红布,后面跟着……媒婆?”邵氏和张氏在东西厢中各自惊呼出声。
四担子的礼物,上面有红布,这是喜事订亲的标志。而走在担子旁边的,是两个摇摇摆摆的官媒婆。
这是向谁提亲?
邵氏和张氏在南安侯过去后,不约而同的溜到耳房后,从后面门进到老太太房中。她们匆匆忙忙,又好似做贼般鬼祟,全然不避齐氏等人,站到屏风后面听。
宝珠!
宝珠要订亲?
这这,也太急了吧。这才进京,没好好歇息一天,就定宝珠亲事,这是哪一家,这么的着急?
又盏茶时分后,该知道的人全知道了。
齐氏等人奉老太太命去告诉宝珠:“恭喜四姑娘,姑娘要大喜了,老太太说,从明天起,把姑娘嫁衣先收拾出来,奶妈你要清点姑娘的嫁妆,可是全带了来的,再和老太太那里对一对,老太太另有准备嫁妆,这亲事是今年要过门的。”
卫氏和宝珠一起魂飞魄散:“袁家,哪个袁家?”倒不是不愿意,而压根儿没想到。
这种速度,是让人吃惊。,!
>
正是这自然生出来的威势,比那随便拉来的铁塔壮汉都要慑人。邵氏:“唉,”自家也有兄长,和南安侯一比,不说比富贵比官职吧,就是这一份儿待老太太的心意,也是半点儿没有。
张氏和娘家人还好,但想到兄弟们虽好,弟妹们从自己守寡后,就言语不善起来。兄弟们不能阻止,而自己也不能以此而让兄弟夫妻不和,走动虽有,却是没有这样的亲厚,也感伤起来。
“好了,姑娘回来了,丘妈妈你不要再带头哭,看你把姑娘招得。”南安侯这样的笑,还以旧时称呼来叫安老太太。
被他称为丘妈妈的人,是最老的一个,瘪着嘴,牙掉了近一半,强行忍泪道:“是我的不是,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
一个两个全这样说,南安侯笑着打断:“今天是喜日子,多说吉庆话吧。姑娘回来,再也不走,你们有多少思念说不完?”
安老太太也笑,大家擦眼泪,请老太太进正门。
老太太没走前,先看向侍候的人。还是从京里早出来的齐氏走上前,把手中捧的安老太爷牌位送上去。
老太太自己捧了,一堆老家人又来见礼,姑爷姑爷的叫个不停,再哭了半天,这才有人劝住,簇拥着老太太走进正门。
京中的四合院,安府奶奶姑娘们都头一回见。见过了影壁,就更加的好看。脚底下是青石板,缝中生出青苔,这是旧院子新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