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先后下台。
又有提问者上台,请教了另几位学子,温辞稍稍能歇口气。
岁娘上前来。
她作书童打扮,别人听说她给自家公子送水,都给她让路。
温辞接过水囊一喝,没防着是甜口的,下意识皱眉。
岁娘道:“梨头炖的,润嗓子。”
温辞笑了声,抬头看向曹氏她们在的高台,晃了晃手中的水囊。
这一看,他看到了温子甫。
温子甫今日本是休沐,考虑到衙门事多,便放弃了休假,眼瞅着中午了,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换了一身不起眼的常服,裹得严严实实来了宝安苑。
可裹得再严实,温辞岂会认不出父亲的身影?
何况,父亲就站在母亲身边。
温子甫也在看儿子,他来得迟,没听到先前那些,但一路进来,其他人的议论还是让他心里有了底。
辞哥儿的发挥很不错。
温子甫松了一口气。
“不愧是我儿子,”温子甫低声道,“消沉过后,很快就站起来了,我苦口婆心没劝错。”
曹氏听见了,转头翻了个白眼。
她儿子才不消沉呢!
又有学生上台提问,因着前面都是快节奏的问答,后面也都不慢,温辞被请上去答了一回,依旧稳当。
温子甫怕耽搁太久,听了会儿便打算回衙门。
刚准备和曹氏说一声,就见一四十岁模样的考生登台。
那考生道:“在下江绪,来自蜀中,有一题想请温辞作答。”
又一个点名辞哥儿的,温子甫不走了。
江绪问道:“蜀中河流多,从古至今,也修了不少设施,却依旧还是难以缓解水患,在下想请问,对于地方水情整治、利用,有什么想法与意见。”
策论题,论历史,论时事,什么都有,论政务思路的,自然也不缺。
好不好答,见仁见智,但再怎么样,最基础、浅显的观点还是能说上几句的,顶多就是答得空泛一点而已。
温辞上台,拱手之后,闭着眼睛,整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