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着重宣扬祥瑞论,汉朝每个君主出生都自带祥瑞,皇帝在任期间需得有祥瑞作伴的封建制下,唐太宗首开先例,《贞观政要·论灾祥》曰:“朕之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1」
做皇帝当天下太平,家给人足,得万姓之欢心,百姓敬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动作兴事,人皆乐之,发号施令,人皆悦之,对李唐一朝来说就是最大的祥瑞。「1」
李世民再次日常碎碎念:咱们一起上畏皇天,下惧群臣百姓,怀有谦恭和畏惧之心“称天心及百姓意”】
耳熟能详的话从仙幕上传下来。
贞观臣子们失笑,因为这是整日萦绕在他们耳边的大道理。
众臣子看向上首的李世民以及魏征。
为什么说耳熟呢?因为这些话几乎都是这两人在对话中说的,说给谁听?魏征说给皇帝和他们这些臣子听,皇帝说给自己和他们这些臣子们听。
反正,这些碎碎念他们听得耳朵都结痂了。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对视,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确实熟悉。
李世民默默叹气,这哪里是他的碎碎念,实际上应该说是魏征的碎碎念,虽然他也有说,但魏征说的更多!
李世民肯定。
魏征基本上每隔一天就得劝他这个陛下应当:“守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
每隔两天就得给他画一个大饼,说:“如此,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
最后再以成功范例引诱他,“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李世民暗叹,这些话就跟悬挂在马儿前面的青菜一样,诱人得很。
但没办法,谁他就是吃这一套!
大饼虽空,但它香味扑鼻啊!
以至于他这个皇帝现在已经把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刻在心上,只觉得有这些在就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1」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魏征的作用之大,在贞观初,人皆异论,妄图让他走偏道时是魏征时时刻刻在他耳边提醒他何为正道。
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
李世民赞叹:“就连华夏自古以来的勍敌突厥都能顺服大唐,若是没有魏征,朕……”
李世民沉默,其实魏征有时候也很糟心,每以规劝,进谏,都耻他这个皇帝不及尧、舜。气人的很
日日被拿来与尧、舜两位圣君做对比,李世民对此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种时时刻刻被隔壁家优秀娃打压的即视感,他幼时也经历过,只不过幼时他才是那个别人家的优秀娃。
不过即使如此,李世民不敢想没有魏征的日子得多难过。
若他为尧、舜,玄成就为稷、契,引他日慎一日,走正途,提醒他民为水,君为舟,提醒他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提醒他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1」
要是世间没有魏征,就如前方缺少引路明灯,虽可前进走到终点,但总归会摔几跤。
【论治中央之人。】
【擅长总结历史教训的李世民整合历代帝王治国经验,去治中央朝廷之人。】
【有什么经验可总结,无非就是尧舜禹夏商周与秦汉隋加上中间的魏晋南北朝。
作为一个第四个大一统封建制国家,他能够总结的经验大多来自秦汉隋。
他们借鉴秦隋为何两世而亡?除了历史惯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是暴虐而亡,因为过度集权,因为唯君权是视,他们倒在唯皇独尊的□□体制,皇帝一旦选错人,满盘皆输。故而才有秦隋的贪官们还来不及发力,就因为选错了二世皇帝而亡。
他们借鉴汉朝为何可以兴盛,因为群英璀璨,群策群力。】
【《旧唐书·张玄素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
□□的君主,乱七八糟的法制。
君主乃万乘之重,又欲自专庶务,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中者信善,不中者……直接狗带?若这不中者乃是一郡,一县,最后那片地方直接民不聊生?】「1」
【皇帝一日万机,己多亏失,以日继月,乃至累年,最后会导致的就是……